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考试复习大纲(六)
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考试复习大纲(六)
1. 多元智力理论。
智能理论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焦点。其中,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智能的结构》(Frame of Mind)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各自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个人反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智能作为一种潜能,它不是稳定的、内在的特征,而是生物潜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环境和教育对智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正常的个体,只要有机会接触到有利于培养某一种智能的环境和条件,都会使这一智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而且,由于个体智能组合方式不同,每个个体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智能。环境和教育对智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及早发现个体智能的分布情况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促使各种智能和谐充分发展。人与人之际也许根本不存在智力水平上的差别,只有不同智力优势、组合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多数人都能在一两种智能方面有出色的表现,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成功领域。
2. 陈鹤琴的关于儿童心理的描述。
(1)好游戏的(2)好模仿的(3)好奇的(4)喜欢成功的(5)喜欢野外生活的(6)喜欢合群的(7)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3 .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自我教育的论述。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一个人正应当从这里开始认识自己,开始自我教育。应当在童年时期和少年早期,即从7岁到11岁,就教给一个人自己安排自己的事,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强制自己”。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么以后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再教育的问题。
4. 家庭教育的变化。
(1)生育子女的目的由满足家长的物质需求(“养儿防老”)向主要满足精神需求(精神慰藉)转化。
(2)子女数量观和质量观发生变化。
(3)家庭教育受到空前重视,视为家庭里的头等大事,舍得时间、精力和资金的投入,教育模式由“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即由“浅耕粗作,广种薄收”到“精耕细作,精雕细刻”。
(4)家庭对子女抚养、教育、保护本来都应该是家长亲力亲为的,家庭的职能向社会转移,社会化的成分越来越多。
(5)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由专制、野蛮,逐步走向民主、文明,子女的人格得到尊重, 合法权益得到保证,但家长的权威受到挑战,威信降低。
(6)家庭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
(7)家族的家庭教育传统对子女教育的制约和影响逐步减弱,代之以现代的公共的家 庭教育理念。
(8)子女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由家长做主转变为由子女自主选择,“克 绍箕裘”的现象大为减少,子女的个性得到解放和发展。
5. 家庭教育工作的对策。
第一,既要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也要坚持家庭教育的独立性。
第二,家庭教育指导要坚持以公益性为主,不能一股脑推给市场。
第三,要充分发挥教育部门指导家庭教育的主导作用。
第四,家庭教育指导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6. 幼儿家庭教育理念的误区。
(一)被夸大的早期教育决定论(二)被歪曲的早期教育性质
7. 家长进行自我教育的方式。
第一个环节——自我认识,
第二个环节——自我要求,
第三个环节——自我践行,
第四个环节——自我评价
8. 理财教育的目标。
(一)理财观念(或意识)教育(二)理财知识教育(三)理财能力训练
9. 蒙台梭利关于家长使命的论述。
儿童的父母不是他的创造者,而只是他的监护人。他们必须保护和关怀儿童,在最深 刻的意义上,把这看作是一种神圣的使命,而远远高于对物质生活的兴趣和观念。因为对儿童来说,成人是超自然的监护人。为了他们的崇高使命,儿童的父母必须净化自然界已移植在他们心中的爱,他们必须理解这种爱是未被自私或懒散所污染的、深切情感的有意识的表达。对父母来说,他们应该关心今天所面对的这个社会问题,关心世界上为承认儿童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所有的父母都具有一个伟大的使命。他们是唯一能够和必须拯救自己的孩子的人,因为他们具有在社会中组织起来的力量,并能在共同生活的实践中采取行动。他们必须意识到自然界托付给他们使命的意义,这个使命使他们超越社会,并使他们能够支配所有的物质环境,因为他们的手中确实掌握着人类的未来。
以上就是关于《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考试复习大纲(六)》的全部内容,想获取更多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相关资讯,如家庭教育指导师常见问题、考试动态,报考指南等信息。请持续关注《家庭教育指导师网》!
本系统由《广州市丽惟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助学服务
本文标签:家庭教育指导师 考试大纲 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考试复习大纲(六)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jyzds.cn)